【何以中国】遇见大运河丨运济天下的文化纽带
来源:球友会 更新时间:2024-11-10 13:38:31
通江达海,何中兼收并蓄。国遇丨运大运河不仅沟通了中国南北,见大济天也联通了中国与世界,运河它串联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连接陆上丝绸之路,纽带成为中外交流互鉴的何中纽带。
宁波地处大运河最南端,国遇丨运是见大济天中国大运河连接世界大通道的南端国门。运河干流经姚江与奉化江在三江口汇合成甬江,运河最后在招宝山东面汇入东海。文化三江口是纽带宁波的一处地标。历史上,何中一对对满载货物的国遇丨运商船从这里扬起风帆向着大海远航,也有各方商客从这里登陆,见大济天有的在这里落地卸货,有的换船北上,沿着运河去往不同城市。
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往来因运河更加蓬勃。随着水下考古的探索不断向前,沉睡深海的古船得以重新浮出水面,无声讲述破浪远航的历史往昔。“小白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渔山列岛海域的北渔山岛小白礁畔,打捞出水船载文物青花瓷、紫砂壶、以及宁波特产梅园石等等。考古发现,梅园石应该就是“小白礁一号”的压舱石,是宁波对外交流的佐证。
“其实海上丝绸之路和大运河运的不仅是器物,对于思想、文化等发面的传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提到了鉴真的故事。鉴真六次东渡,数次从扬州古运河启航。最后一次东渡,他也是从扬州运河出发,经过黄泗浦入海。历经风浪,鉴真最终到达日本,传去盛唐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搭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中外交流的历程中,既有“文化使者”通过运河出海,也有“海外客使”通过大运河来到中国内地。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使团……众多的来华、访华人士都曾沿着大运河“漂流”。1793年10月7日,马戛尔尼使团开始了33天的运河之旅,是第一个完整游历京杭大运河的外国使团。“给外国人带去了很多对于中国的想象。”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介绍说,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是因运河沿线看到的景物构建起来的。
大运河衔接、延伸着丝绸之路,实现内、外部的融通。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大运河申遗文本总负责人张谨指出,“通过河西走廊,我们和中亚连起来,又通过大运河实现内部周转,再通过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南亚连接。”
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等特质早已写在运河的文化基因中。大运河联结了中国与世界,也联结着历史、现在和未来。在推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互融、互学互鉴中,大运河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它始终以开拓进取的姿态奔流不息。
本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点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