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球友会·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球友会·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11岁南京“小梅花”炼成记:第一次勒头的狼狈,呵护中焕新成长

来源:球友会  更新时间:2024-11-10 00:59:19

 

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业余组佩花晚会近日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举行,小梅花11岁南京小学生刘悦涵凭借出色的岁南唱腔、灵动的京炼表演,成功摘得“小梅花”。成记成长记者对话“小梅花”和她的第次的狼家人,了解热爱与传承戏曲背后的护中焕新故事。

“冲梅”背后,反复打磨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岁南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京炼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成记成长少儿戏曲艺术活动,创办于1997年,第次的狼每年举办一届。护中焕新活动参与对象为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小梅花旨在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岁南兴趣与爱好。据统计,京炼每年参加选拔的少年儿童总数约在1万人左右。此次,刘悦涵凭借越剧《北地王》选段《哭祖庙》,最终为南京再添一朵“小梅花”。

这次参选小梅花的唱段来自越剧《北地王-哭祖庙》,这是徐派难度较大的一个唱段,里面的高低音起伏特别大,也是全戏突出体现人物特征的一段。《北地王》取材于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剧中,魏军攻蜀,蜀后主刘禅不听其子北地王刘谌的劝谏,决意降魏。刘谌悲愤回宫,其妻崔氏伏剑殉国,刘谌斩杀三子后,赴祖庙哭祭先帝刘备,随后自刎。

《哭祖庙》正是刘谌在祖庙中哭祭先帝的高潮部分。现场刘悦涵不但唱功了得,更将悲愤壮烈的情感诠释到位,深深感染了评委和观众。尤其是表演中为强化刘谌内心的悲愤和绝望之情,刘悦涵的一套大幅度甩头动作赢得满堂喝彩。

在此之前,这段戏刘悦涵已经学习了半年之久,但这次重新在演绎这个人物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刘悦涵的戏曲老师、南京市秦淮区小梅花青年越剧艺术团(简称南青越)团长陶丽艳想尽办法一一解决:针对英气不足,动作绵软问题,专门为她请来了武生老师,对每一个动作进行加工改进;唱腔的问题,在上课时每一个音带着她唱,之后又几十遍的重复练习……终于,调整后的《哭祖庙》令人耳目一新。

在摘得“小梅花”之前,刘悦涵已经获得了第十二届“国戏杯”戏曲表演业余组集体铜奖、中国戏曲小红梅荟萃“小红梅”称号、第十届“中国梦”小学B组表演类一等奖、第十三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业余组个人项目金奖、2023全球网友戏迷竞演大赛“未来之星”称号等诸多荣誉。每一次获奖,对她都是一次激励。

热爱的种子,呵护中发芽

采访中,11岁刘悦涵告诉记者,和戏曲结缘是因为太爷爷太奶奶喜欢听戏,小时候跟在他们后面接触了不少戏曲。“里面的戏服,头饰,扮相,唱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妈妈发掘出刘悦涵的兴趣爱好,给她报了一堆兴趣班:钢琴、唱歌、绘画、书法、网球、游泳、轮滑,甚至连篮球也培训过。直到2020年11 月,在同学妈妈的推荐下,第一次抱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南青越小花班学习越剧。“一开始,我对越剧非常懵懂,觉得每天上课跳跳唱唱非常好玩。同学都是热爱越剧的小朋友,上课时她们都会帮助我。每次上课老师都会细心地指导我基本的台步、身段等”,下课后还被留下“开小灶”。刘悦涵说,在老师的悉心栽培和熏陶下,自己切身感受到越剧无穷的魅力,也逐渐改变了学戏的态度,从被动上课,到主动探索学习。

随着对各种流派唱段熟悉起来,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慢慢发芽。一次去剧院看《五女拜寿》,“原先分到花旦组,我第一次感受到越剧小生的舞台魅力,也坚定了想要做越剧演员的想法。陶老师、袁老师也根据我的自愿和自身情况,支持我改学小生。”

刘悦涵深知想要成为越剧演员非常不容易,为此每天苦练,为了这个梦想不断努力。周末放假,一整天都在小花班,两小时一对一唱段指导,两个小时毯技训练,还有两小时的大课。休息时就在老师身边看其他小朋友上课,吃饭时也和老师一起吃。有时爸爸妈妈工作忙,就把她直接托管在小花班,一整天刘悦涵都过得非常充实开心。此外,她每天都会给老师打卡练唱,无论多晚,老师都会给她点评指导。在家时她每天都会抽一小时练习毯技身段。

第一次勒头的狼狈,每一次焕新呈现

勒头有多疼?刘悦涵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勒头上台出现了极度不适应的状况。2022年6月,去无锡宜兴参加个人组戏曲比赛,这次是刘悦涵第一次上妆包头上台比赛,感觉非常新奇。比赛开始前,由老师带领走台,和同去的姐姐们一起开嗓、化妆、包头装扮,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在后台候场时,刘悦涵开始浑身冒冷汗、头疼想吐,一直揉着头,当时妈妈也手足无措,只能抱着安慰。最后还是强忍着上台,唱完了唱段。

回顾当时的场景,在台上时帽子也歪斜的,表情全程都是哭相。“此之后,陶丽艳老师给我们很多的比赛指导和建议。她告诉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上了舞台,才能发现自身学习的问题,更加得到成长和锻炼。”在老师帮助下,也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专业的比赛和演出,每次老师都会全程陪伴,在后台悉心指导鼓励,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都从中得到了成长。

此次夺“梅”经打磨焕新呈现的背后,除了刘悦涵的努力付出,还有老师和家长全力护航。在这期间,为了保护她的嗓子,家中杜绝糖果雪糕;为了锻炼气息和力量,每天坚持跑步锻炼。此外,老师为了让刘悦涵更生动的表现人物,不断地讲解北地王刘谌的故事,甚至为了能让刘悦涵表达悲壮绝望的情绪,每次表演时,都让疼爱她的爸爸躲起来,不让她看见。

刘悦涵妈妈说,特别感谢南青越的团长陶丽艳。“她师出名门、责任心强,成功培养了12朵‘小梅花’。她对刘悦涵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每当孩子骄傲浮躁的时候,总能让她时刻保持清醒;又在她灰心低迷的时候,给予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她坚持到底,成功摘‘梅’。”

在刘悦涵学习戏曲前,妈妈的歌单中全是儿歌,在学戏之后,全部变成了戏曲唱段,家里听的看的也是戏曲节目。在孩子的影响下,妈妈也可以分得清越剧的流派,哼唱几句;弟弟也学会跟着学唱姐姐的唱段。外婆为了更好地保留孙女的美好影像,购置了新款的拍摄设备,每次负责跟拍;外公也每天都陪着一起练功。在刘悦涵这位小小戏曲传承人的影响下,如今全家人都成了戏曲爱好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受访者供图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