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球友会·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球友会·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心理周刊

来源:球友会  更新时间:2024-09-20 00:43:21

 

奥运会上,心理周刊乒乓球女单决赛,心理周刊陈梦夺冠。心理周刊但赛前赛后,心理周刊出现“饭圈文化”。心理周刊赛后,心理周刊不少微博博主因此被禁言。心理周刊饭圈文化,心理周刊是心理周刊一种始于娱乐圈,依托偶像艺人和粉丝经济形成的心理周刊青年亚文化,近年来逐步侵蚀体育领域,心理周刊非理性追星行为愈演愈烈。心理周刊在这种生态中,心理周刊粉丝是心理周刊一种什么心理?如何避免被“圈子”裹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就此采访相关心理专家。

“饭圈”乱象困扰体育界

8月3日,作为世界乒坛顶级运动员,陈梦和孙颖莎携手为全世界球迷奉上一场视觉盛宴。然而,赛场内外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明明是两位中国选手之间的对决,球迷却壁垒鲜明,一些不理性的球迷,甚至对其中一方球员做出非常不友好的动作。赛后社交平台上更是出现拉踩引战、恶意攻击等行为。这种为运动员不理性的应援方式,引起网友的不满,他们随即在网络上展开了“饭圈文化侵蚀中国乒乓”的讨论,成为当天的网络热点。

8月4日,微博方披露,因在奥运乒乓赛事讨论中拉踩引战,有300余个违规的微博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直至永久禁言处置。微博方称,“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观众的不理智观赛行为在网上引发争论,有个别用户借此从站外搬运转载恶意揣测的引战内容,甚至发布攻击运动员和教练组成员的非理性言论,对此站方予以严厉处置”。

据了解,类似事件已出现不止一次,这和竞技体育应有的观赛氛围格格不入。为中国奥运健儿助威,感受最纯粹的体育魅力,这是奥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之源。奥林匹克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畸形“饭圈文化”的侵蚀影响了体育精神的正向传播,扰乱行业的良性发展。

但这也是当下体育界面临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体育需要出圈、破圈,需要流量的加持;而另一方面,粉丝也会带来饭圈乱象。

体育界被“饭圈文化”侵蚀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广为人知的粉群之争,不仅出现在乒乓球项目,还广泛存在于跳水、游泳、羽毛球、女子排球、短道速滑等多个国内优势项目中。

据了解,饭圈文化最早起源于娱乐圈,指粉丝们自发组建的一种具有强凝聚力和系统性的组织,这些粉丝通常围绕特定的明星构建社群,并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互动和交流。可随着一些艺人出格的行为和其少数偏执粉丝的“无理由、无原则”“不分青红皂白”的支持,一个以偶像为中心的“饭圈”由此形成。

之后,身处“饭圈”的粉丝要帮偶像制造话题创造流量、刷转发、打卡、接机、控评、反黑,由此产生影响力,也因此获得话语权和管理授权,从而再利用话语权维护偶像形象。那些没有为偶像花过钱、做过数据的,顶多算“路人粉”或者“散粉”。

不良的“饭圈文化”不仅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甚至也让运动员深受其害。此前,就有部分粉丝曝光运动员个人隐私、干扰运动员正常比赛训练、粉丝之间互撕谩骂,等等。有据可查的是:王楚钦遭遇粉丝跟踪式“怼脸”跟拍;游泳健将汪顺遭遇粉丝强行“扣帽子”;樊振东被跟踪并潜入其酒店房间,樊振东为此曾数次发文,呼吁粉丝“不要把饭圈陋习带进竞技体育”。诸多知名运动员公开呼吁抵制“饭圈”乱象。

2021年,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推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规范粉丝群体账号、规范应援集资行为等十项措施,饭圈失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奥委会也曾连续发文,呼吁社会各界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坚决杜绝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2024年4月23日起,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展为期3个月的“体育饭圈生态治理”专项行动。5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开表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领域。

沉溺追星,追求一个理想的自我

“饭圈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在这种不良生态中,粉丝究竟抱着什么心理?

采访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告诉记者,“饭圈文化”的背后,有很多心理因素。人们会爱上的偶像,往往拥有相貌出众、实力出众、舞台表现力强、谈吐风趣幽默、独立而坦诚的性格等等特质,粉丝为偶像的“人设”所吸引和沉迷。

韩宁表示,就像我们看小说或电视剧,与角色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观众将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取得情感共鸣,仿佛自己也成了剧中主角,这种代入感,让观众产生了一种疯狂的依恋。当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时,偶像的魅力满足了粉丝的浪漫需求。

粉丝之所以疯狂追星,是由于这样的偶像更接近一个人理想的自我,在偶像的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的自己,“追星”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认同。

为什么在明星的演技遭到质疑,甚至爆出丑闻时,粉丝们第一反应永远是坚决捍卫,甚至盲目相信和站边?因为他们维护的不仅是明星,更是维护那一部分的自己。

现实往往并不完美,我们看着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的明星,最终投射到自己身上,是希望自己也能一样优秀,一样成功。娱乐圈也好,体育圈也好,在演技、歌唱奖项的竞争中,在体育项目的比拼中,粉丝都希望自己的偶像能够力压众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其实,这也是想让偶像的形象更加完美,投射到自己身上,仿佛自己也因此跟着完美起来。

保持理性,

不要被情感操纵制造二元对立

随着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及优秀运动员受到粉丝追捧,“饭圈文化”也紧跟其后。这几年,围绕着国内各大优势项目,几乎都出现过“饭圈文化”的不良现象。

一些“CP粉”“唯粉”打着“以爱之名”的幌子,集体应援、党同伐异,使得竞技体育的本质被淡化。极端粉丝站在道德制高点,抛出“洗脑包”“引战帖”,加剧粉丝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使得原本应该充满正能量的体育比赛变得火药味十足。

在孙颖莎获得银牌后,有失去理性的粉丝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不良声浪。韩宁认为,利用共情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策略。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操纵,利用对弱者的同情心原理来制造二元对立,通过展示失败者的困境,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通过对比手法将获胜者描绘成冷漠、无情的对手,以此分裂观众,达到自己的目的。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个理性粉丝对偶像的真正关心,相反的,这种所谓“关心”反而使得本应是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的舞台,被任意涂抹成了修罗场。

这些言论可能夸大其词,包含不实信息。往往容易忽视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最终的结果便是导致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误解和偏见。这样的做法不仅扭曲了事实,也损害了公共讨论的健康。

在此次引发网络讨论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陈梦、孙颖莎两名运动员在赛后互相拥抱,陈梦给予孙颖莎鼓励,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相信,当打之年的莎莎未来会更好。”这无疑打脸了那些“拉一个踩一个”破坏团结和谐的粉丝。

但她们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中,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心理学家就此告诉记者,我们应当保持理性,拒绝被情感操控,看清事实,维护公平和真实的公共讨论氛围。

一点建议:

追星不是生活唯一重心,

营造和谐的粉丝文化

韩宁也提醒,追星,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励个人成长。然而,要确保追星的健康与积极性,设定合理的界限是首要且必要的任务。比如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追星活动不干扰到学习、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沉迷其中。其次尊重偶像的隐私,避免做出侵犯他们个人生活的行为,这也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也是我们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原则。同时,在经济层面,理性消费是关键。不盲目为追星而花费,避免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当然,健康的追星方式还应包括通过官方渠道和合法的粉丝组织参与活动,远离虚假信息和非法行为,这有助于个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批判性思维,提高自我认知,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在粉丝圈子中,应当积极传播正能量,理性支持偶像,营造友好和谐的粉丝文化,这不仅有助于构建积极的社群氛围,还能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追星过程中为避免制造二元对立,要学会包容,从多元视角审视问题,接纳不同的见解。避免仅以对错来界定事物,而应努力置身事外,以中立的立场来观察分析,力求更全面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此外,也要保持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不让追星成为生活的唯一重心,能够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提升多方面能力,避免单一兴趣导致的认知偏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图据

校对 徐珩